目前,对于有采暖刚需的北方地区开展的“冬季清洁取暖”工程的资金配套绝大部分都是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但是由于各省市的经济实力存在差距,导致各省市“冬季清洁取暖”工程的补贴额度和方式也是参差不齐的。
比如2015年4月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邯郸市主城区及周边区域“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邯政办字[2015]45号)明确了邯郸市“煤改气”补贴政策:按照“改造政府补贴、不足用户补齐”的原则,对实施“煤改气”的燃煤用户购买燃气壁挂炉进行补贴,每户补贴3000元,其中300元由区(县)财政承担;燃气管网初装费(2600元)、灶具、暖气片等费用由用户承担。对于低保用户,由区(县)政府负责,在以上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再予以照顾。
同样都是“煤改气”,《通州区2016-2017年度农村地区“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则规定:市财政补贴金额2200元,区财政则需补贴金额5000元,个人承担800元。而且这一补贴价格还是不含户内线改造费用的,仅户内线改造费用,通州区人民政府建议区财政对燃气表后到燃气壁挂炉间管道改造工程费用每户补贴9000元。
各省市的“冬季清洁取暖”除了补贴金额不同,对能源价格的补贴执行时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一城五星”煤改气(电)居民采暖期实行用气(电)价格补贴的意见》(邢政办字〔2016〕57号)规定:补贴政策及标准暂定三年(2016年11月15日—2019年3月15日)。
一旦各地政府取消对电以及天然气的价格补贴政策,居民还会继续使用清洁能源取暖设备吗?接下来将面临不依赖国家补贴实现持续发展成“冬季清洁取暖”工作面临的挑战。
煤改清洁能源还能持续多久?北京、河北的经验是否可复制?未来的增长情况?
短期看煤改清洁能源可以干到2020年左右,再干三年是没问题的,对于北方的形势发展,除了家用产品,同时还要关注商用产品。对于当下的经验是否可复制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资金状况以及天然气管路的情况,对于能增长多少,暂时还没有具体的依据,目前北方市场的增长纯粹取决于政府的行为,政策的力度决定了增长的速度快慢。
那么未来后“煤改电”时代怎么办?市场往哪里发展?老百姓的后期使用费用怎么办?
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得到有效解决的,因为可以坚定的认为国家对于清洁能源这件事情肯定是认真的。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需求的不断旺盛,只要空气源热泵产品质量、效果过硬,相信在未来,依然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